刘星辉为学说上海话,经常参加一些免费讲座。一次,有位股评家侃侃而谈、口若悬河的风采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,刘星辉的眼光瞄准了证券公司。他在浦东一家证券公司当了一名清洁工。
400元的月薪,扣除生活费用再给家里寄点儿,所剩的钱被刘星辉换成了书。刘星辉聪明,也爱钻研,终于有一天老板发现这个“特别爱看书的四川人”样样都拿手,比专业的还专业,于是,刘星辉穿上了红马甲。
1995年,证券公司外人头攒动,大家都看好当时的期货市场,刘星辉通过分析认为期货市场肯定要大幅度降温,他写了股评文章《国债期货进入转势》,发表在《期货周刊》上,一炮打响。自此,他署名“流若水”的文章频频发表……
当年的刘星辉,别说股票,就是百元大钞也没摸过几张。如今,刘星辉已安家浦东,并埋头研究投资体制改革,他还被评为“上海市优秀外来务工青年”。
(《上海家庭报》2000.6.14傅佩文文)